第三种跨期交易安排就是金融市场,其范围是广大社会的人,交易产品明码标价,其交易组织不是基于血缘,也不是基于宗教或其他信仰,而是每个参与者追求显性利润的最大化。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凝聚民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后者则源自外在影响,系各种游离于国民经济系统之外因素冲击的结果。
城镇化和经济地理再布局潜力巨大,拥有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的较大空间。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与之有所不同,3月下旬至5月中旬经济下行压力骤然加大,显然与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疫情冲击直接相关。当务之急,是抓住时间窗口和关键节点,通过奋力挖掘潜能,不断拉近潜在经济增长和现实经济增长之间的距离,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底色、底气全面转化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能力。前者的基因深藏于国民经济肌体之中,系内生于国民经济系统诸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
5月下旬以来,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止住下滑态势,开始触底反弹、边际改善,推动二季度实现GDP增长0.4%,步入企稳回升轨道。对此,我们应当抱有充分的信心。强调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三 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就推进进程而言,共享是渐进共享。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我们党逐渐加深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必须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
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分配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体现的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整体性认识和系统性认识。要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系统总结,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全面阐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完整内涵,即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共享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绿色发展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我们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风险挑战不容忽视。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就覆盖面而言,共享是全民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下好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就内容而言,共享是全面共享。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的重大问题作出全新阐释,深刻阐明了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原则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涉及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突出强调完善战略布局,做到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评论留言